北京, 2023年11月7日 — 此為來自《中國日報》的報導:
第134屆廣交會吸引更多海外買家參與。截至11月3日,來自216個國家和地區的19.8萬名海外買家 offline 出席了本次展會。
第134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於11月5日在廣東省廣州市結束,現場簽訂的出口交易總額達223億美元。
該會發揮了重要作用,穩定了外貿規模和優化結構,促進高層次開放,推動發展模式轉變。
徐冰女士,廣交會發言人兼中國對外貿易中心副主任,表示網上平台將在本次會議結束後繼續運營。除了現場直播和約談預約外,其他網站功能全年都將保持開放。
創新能力
第134屆廣交會以優化後的展覽結構、頂尖產品、最新技術、新材料、工藝和服務,展示出中國對外貿易的創新能力。
第134屆廣交會的中國企業在全球產業鏈向高端方向不斷推進,體現出中國對外貿易的韌性和活力。
網上展示超過275萬個產品,其中包括約70萬個新產品,11萬項智能產品,43萬項綠色低碳產品和約23萬項自主知識產權產品。
2023年廣交會設計大獎頒發給141項優秀產品,來自118家參展商。
更多海外買家
第134屆廣交會海外買家的數量和質量均有增長,買家下單速度更快,進一步增強參展商對明年出口的信心。
截至11月3日,來自229個國家和地區的買家參加了線上線下廣交會。具體來說,現場參與廣交會的海外買家達到197,869人,比上一屆增加53.4%。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買家達126,343人,占總買家的63.9%,比上一屆增加68.6%。
共有117家商業組織參加本次展會,包括馬來西亞-中國商會、匈牙利企業家和僱主全國協會、秘魯中國商會、巴西中國商會以及奈及利亞拉哥斯商會。
超過165家領先的跨國公司參與展會,包括來自美國的沃爾瑪、來自英國的特斯科、來自德國的Aldi以及來自日本的AEON。
出口交易
第134屆廣交會現場達成的出口交易總額為223億美元。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交易額為122.7億美元。除了現場交易外,買家也安排實地考察工廠、車間以評估生產能力。
國際參展商
第134屆廣交會吸引了43個國家和地區的650家參展商,其中「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參展商占總數的60%。
許多行業標桿和品牌企業利用國際館,展示了智能製造、優質家用產品和休閒用品等廣泛產品。
海外參展商表示,國際館為他們提供了快速進入中國市場的渠道,並能夠利用中國經濟發展成果。
網上平台
本次展會線上平台總訪問量達789萬人次,其中84%即660萬人次為海外訪問量。
參展商店鋪頁面訪問量達439萬次,其中國家館435萬次,國際館3.8萬次。總計舉辦3362場線上直播,平均每場約3000人次觀看。
線上平台在商業管理、內容展示和貿易配對等方面不斷提升,受供求雙方歡迎。
貿易推廣
第134屆廣交會在37個國家和地區舉辦了61場「貿易橋」全球推廣活動,吸引了2100多名國內外產業和商業組織代表、買家和供應商參加。
舉辦36場貿易配對活動,吸引近250名買家和750名供應商。另外舉辦10多場特色產業推廣活動,促進食品農產品進口和地方貿易代表團經濟合作。
綜合性盛會
本次展會豐富了商務功能,成為集信息發佈、產業推廣和貿易服務為一體的多功能平台。
舉辦21場專題論壇,其中7場聚焦行業熱點,邀請87名政商學界專家提供專業見解,助推高品質貿易發展。
貿易服務區介紹217家參展企業提供線上線下服務,如金融保險、物流倉儲、檢測認證。本次廣交會100%使用綠色電力,舉辦3場「綠色空間」活動,頒發第133屆綠色展台獎82家企業。
知識產權保護
廣交會有效保護知識產權,不僅保障企業創新發展,也增強國際社會在與中國開展經貿交流時的信心。
高品質服務
本次廣交會發放總計638,000張證件,接待訪客275萬人次177萬人,車輛44,000輛,建設74,000個展台,提供101萬餐膳食。廣交會在證件登記、交通接待、餐飲服務、現場服務、展台拆卸安裝等方面表現出色。
地方政府支持
廣州市政府加強安排,提供綜合服務。專業人員部署於消防、燃氣、排水、供電、園林綠化、環衛、通訊等各項與展會相關工作,保障場地安全順暢。
公交能力加強,每日有9.2萬人次乘坐公交進出會場。
實施144小時免簽停留政策,為合格人士提供免簽證服務。還設立廣交會買家通道,優化出入境邊檢服務。
本次展會每日有3萬多人次經廣州白雲國際機場和沙頭角渡輪碼頭通行。選派3,000名志願者擔任100個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