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一項在七個亞洲市場,包括日本進行的調查顯示,受訪者平均花費6.8年在生育旅程中,其中3.6年致力於自然懷孕。1,2
- 在印尼、日本、韓國、新加坡和越南,至少70%的受訪者對不育和受孕知識表示低至中等程度。在日本,這一數字高達79%。1
- 意外的情緒負擔和恐懼成為延遲尋求醫療治療的主要因素。旅程充滿起伏的情緒高低。1,2
東京, 2023年11月7日 — 今天,Ferring Pharmaceuticals發佈了一份名為「真實聲音,新見解:亞洲的生育奇蹟」的白皮書報告,整合了在七個亞洲國家進行的跨國調查(「EUREKA」)的結果,涉及超過1465名正在考慮、接受或完成生育治療的受訪者。1,2通過出版物和專家意見的支持,報告中的見解可以幫助夫婦、公眾和政府更好地了解生育困難之旅,尤其是在許多亞洲國家出現下降的出生率危機,包括在日本。
「許多亞洲國家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出生率下降。作為生殖醫學的領導者,Ferring致力於全球建立家庭和支持成為父母的旅程。EUREKA調查是首次涵蓋七個國家的研究,強調了增進教育和社區意識的重要性。」Ferring Pharmaceuticals亞太地區、中東和非洲高級副總裁Alex Chang表示。
亞洲許多夫婦的受孕旅程很長
白皮書報告說,調查受訪者從決定生育、診斷、治療到最終受孕的生育旅程平均需要6.8年,其中平均3.6年嘗試自然受孕,1,2這超過了世界衛生組織定義的生育困難就診時間標準的三倍。3
值得注意的是,生活在日本、韓國、台灣和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其國家醫療計劃涵蓋生育治療的報告人,從診斷到開始治療平均需要1.6年。1,2年齡和時間長短會影響受孕成功率。4提高意識,更早尋求專業建議很重要,因為等待可能導致受孕機會下降,原因是年齡增長。
新加坡KK婦女兒童醫院生殖醫學部主任兼高級顧問Sadhana Nadarajah說,「女性年齡是影響生育力的重要因素。隨著年齡的增長,卵巢質量和數量,尤其是35歲後都會下降。40歲時,只有20-30%的人能實現生育願望。」
韓國生殖醫學會會長Dr Chen Mei-Jou也提到,「IVF治療在35歲、38歲以上和40歲時的成功率明顯有差異。在台灣,生育醫生面臨的最大問題是,病人求助時間常常太晚,有些人甚至在自然受孕多年後才尋求幫助。」
知識缺乏無可避免地延緩生育旅程
報告識別出存在對不育的整體理解不足和許多誤解。許多人對關鍵生育概念不熟悉,無意中延遲了家庭規劃的第一步。
在印尼、日本、韓國、新加坡和越南等國,至少7成受訪者在診斷前自評對不育和受孕知識水平為低至中等。在日本這一數字高達79%。他們對關鍵生育概念了解不足,後悔沒有提前知道:
- 不育如何影響雙方性別
- 年齡如何影響卵巢質量和數量(卵巢儲備),進而影響自然受孕的整體機會
- 生育治療成功率可能隨年齡不同,儘管醫學有所進步
例如,在日本,診斷時和治療期間,焦慮是主要情緒。治療過程中,疲勞感對雙方都在增長。有趣的是,接近60%的男性受訪者在診斷時報告的焦慮、抑鬱和絕望感,與女性幾乎相同。一半的男性在治療期間繼續與女性情緒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