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PRwire) – 任何時候有人感染H5N1禽流感病毒,他們的感染都可能導致病毒朝錯誤的方向變異。當有人死於禽流感——例如一位老年人,成為美國首例死於該疾病的病例——專家們尤其擔心。
這位病人的致命感染是否意味著H5N1病毒越來越善於感染人類並導致人類嚴重疾病?
以下是專家的說法。
仔細觀察最近的死亡病例
到目前為止,在美國已有數十人感染H5N1病毒——大多數是與受感染的牛和家禽接觸的養殖工人——但他們在患上輕微疾病後都已康復。
在路易斯安那州的這名男子死前,醫生對其鼻咽部取樣檢測病毒。他的後院裡生病的雞也做了同樣的檢測,而他與這些雞有直接接觸。在對這些基因序列進行分析後,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 (CDC) 的科學家發現了一些在該名男子家禽身上未檢測到的突變,這表明病毒在他感染後開始發生變化。
但他們得出的結論是,這些突變不足以使病毒更容易在人際間傳播。他們鑒定的病毒也在美國的野生鳥類和雞隻以及美國和加拿大的某些人類病例中檢測到,但它與導致全國乳牛和雞隻大規模爆發的病毒株不同。
根據CDC的分析,好消息是他們沒有發現病毒基因組中負責抵抗抗病毒藥物的部分發生變化,因此目前的藥物治療仍然應該對這種H5N1病毒株有效。
令人欣慰和不那麼令人欣慰的消息
儘管病毒在病人體內發生了突變,但CDC科學家表示,與在野生鳥類或雞隻身上發現更適應人類感染的病毒相比,這種情況稍微令人放心一些。「雖然令人擔憂,也提醒我們A(H5N1)病毒在人類感染的臨床過程中可能會發生變化,但如果這些變化出現在動物宿主身上或感染的早期階段(例如,症狀出現後的幾天內),那麼這些變化更有可能促進病毒向密切接觸者的傳播,這將更令人擔憂,」CDC科學家在報告中寫道。「值得注意的是,在本例中,沒有發現路易斯安那州的病人向其他人傳播病毒。」
還需要注意的是該男子的特定風險因素。根據州衛生官員的說法,他超過65歲,這使他更容易患上任何病毒感染的嚴重疾病,而且還有潛在的健康問題。他感染後死亡並不一定意味著他感染了更具毒性的H5N1病毒株。
目前的基本結論
根據基因研究,CDC科學家表示,對公眾的風險「沒有改變,仍然很低」。感染風險最高的人群是直接接觸受感染動物的家禽和家禽產業從業者,或像路易斯安那州男子那樣飼養後院家禽的人,這些家禽可能會因與野生受感染動物接觸而生病。
到目前為止,美國衛生官員尚未決定建議為全國任何人都接種先前在美國國家儲備中開發的疫苗。基於與COVID-19疫苗相同的mRNA技術的新型更新疫苗正在研發中,以防發生人類疫情並需要更廣泛的疫苗接種。
本文由第三方廠商內容提供者提供。SeaPRwire (https://www.seaprwire.com/)對此不作任何保證或陳述。
分類: 頭條新聞,日常新聞
SeaPRwire為公司和機構提供全球新聞稿發佈,覆蓋超過6,500個媒體庫、86,000名編輯和記者,以及350萬以上終端桌面和手機App。SeaPRwire支持英、日、德、韓、法、俄、印尼、馬來、越南、中文等多種語言新聞稿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