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盲人鋼琴家。一位禿頭的銷售員。一位陽痿患者。以及一個在印度小鎮上假扮女郎的男人。這些通常不是印度最受歡迎的男演員所渴望的角色,因為更標準的通往明星之路依賴於描繪傳統的男子氣概。但Ayushmann Khurrana不是你平均的寶萊塢A級明星。
這位38歲的巨星在2012年通過扮演一位捐精者在Vicky Donor中嶄露頭角。由於涉及不孕症這個敏感話題,這個角色之前被許多知名演員拒絕。但Khurrana輕鬆自然的表演和無懈可擊的諷刺時間贏得了觀眾和評論家的喜愛,隨後為他贏得了印度奧斯卡獎影帝的殊榮。
Khurrana在印度北部城市昌迪加爾長大,涉獵街頭話劇,當時正值“低成本但故事內容豐富的電影大獲成功”的時代進入印地語電影行業,他說。
“我不知道這是有意為之還是無心之舉,但我很高興能成為那股浪潮的一部分,因為這對於開創自己的空間非常重要,”他補充道。“而且我實際上擁有了那個空間,我為此感到非常自豪。”
自那時起,Khurrana小心翼翼地策劃了一個電影作品,它巧妙地在輕鬆的商業大片和批判印度保守 中產階級社會風俗的電影之間切換。這種冒險為該演員贏得了幾項更多的獎項,包括印度政府頒發的著名國家電影獎。
隨著Khuranna的職業生涯多年來不斷發展,他也熱衷於利用他在銀幕上的平台倡導社會問題。 “通過我的電影,我也學會並成長為一個人,”他說。 “這讓我意識到,每個公眾人物都有一定的社會責任。”
這種方法不僅為Khurrana的成功電影生涯定下了基調,也為他作為一位歌手、詩人、慈善家和印度青年倡導者的平行努力奠定了基礎。 2月,印度兒童基金會任命Khurrana為國家大使,以促進和增進印度兒童的權利。 (Khurrana之前與兒童基金會合作開展活動,重點是結束對兒童的暴力,之後才晉升為他的新職責。)
在其他倡議活動中,他呼籲包括所有兒童在內,不論性別、種姓或殘疾,都應參與體育運動。 最近,他參與了印度兒童基金會與Facebook母公司Meta合作一年的聯合倡議,旨在結束對兒童的暴力,反對網絡欺凌。 Khuranna說,網絡欺凌是印度青年中最普遍的問題之一,他們主導著近2.9億社交媒體用戶的市場。 “由於你的網上人格比你的線下人格更突出,今天的青少年更容易遭到網絡欺凌,”他說,“所以這已經成為當務之急。”
儘管Khurrana的明星魅力在很大程度上來自於進入意想不到的領域,但他同樣明白這些開創性角色可能帶來的額外壓力。 “在電影中把非凡的問題放在普通的情況下並不容易,特別是在像印度這樣非常多元化的國家,”他說。 “但如果你抱著正確的意圖去做,你可以為社會添加一些價值。”
就他個人而言,Khurrana致力於在螢幕上通過他的角色以及螢幕外通過他的倡導繼續努力產生影響。 “雖然你可以通過你的藝術傳達某種信息,”他說,“但如果你能在現場做點什麼,那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