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衰退將持續

(SeaPRwire) –   中国正处于一场深刻的经济危机之中。由于债务山积而不堪重负,增长率正在下降;中国2023年的债务与GDP比率达到的一个很高值。但即使是这个令人乍舌的数字也没有捕捉到这样一个令人不安的事实:其中的很大一部分都是借来购买资产的,而这些资产不再产生足够的收入来偿还债务。这种情况在房地产行业尤为明显,自疫情前的高峰期以来,销售额已经下降,且新开工建设项目也已经。这是过去三十年里世界上最严重的房地产崩盘之一。

许多西方专家和政客认为,这场危机是中国领导层和经济体系破产的征兆。但它更类似于历史上困扰资本主义国家的周期性债务危机。一个恰当的比较是日本的 1989 年危机,该危机结束了数十年的高增长和资产价格上涨,这些都是由不断膨胀的债务泡沫推动的。日本的日经股票指数在 1989 年底见顶并在接下来的 13 年里暴跌。房地产价格从 1991 年开始下降。自那以后,这两种主要的资产类别都未超过危机前价格峰值。日本从 1954 年至 1973 年间增长最快的经济体,通常每年增长超过 10%,而现在则成了增长最慢的经济体,从 1981 年到 2023 年,年平均增长率只有 1.75%。中国可能面临类似的长期困难。

中国的惊人崛起是受更大幅度的债务扩张推动的,其始于 20 世纪 70 年代末以市场为导向的「四个现代化」。与日本战后 「经济奇迹」 时的情况一样,中国的增长是由出口和房地产热潮带来的。不到半个世纪,中国从一个贫困的计划经济、与国际贸易微乎其微的国家,一跃成为全球领先的出口国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泡沫最终破灭是始终不可避免的。所有经济繁荣和萧条的商业周期都必须结束,因为债务的快速扩张创造了对立的利益:多头和空头势力。现在的中国多頭開發商希望房貸持續增加,房地產價格持續上漲。然而,看跌的债权人(主要是大型银行和债券所有人)担心价格通货膨胀会降低其债务资产的价值。

泡沫已經破裂。在政府宣布的 「三条红线」 指导下,中国债权人现在已經加息并提高利率。当负债累累的中国多头企业为偿还贷款而变卖或恐慌性抛售时,价格进一步下跌,因为它们的空头对手会跳回来并以火爆销售的折扣价买入资产。这最终会给价格暴跌划出一条底线,但它也正在迅速地将财富从债务人重新分配给债权人。每一次崩盘中,空头都会大肆收割多头。

中国的案例中还夹杂了另一个不利因素。大多数省级和地方政府一直通过大规模的土地出让来获利并提升声望—-高盛经济学家将这一数字定为 49 万亿人民币,或接近 GDP 的 50%。地方政府的获利方式与任何房地产开发商没有什么不同。但北京中央政府越来越倾向于站在空头一方,因为它担心人民币的价值—-该金额已于 9 月降低。北京已经出手干预,以防止中国货币跌得太快太厉害,方法是抛售外汇储备并买入人民币。尽管其拥有充足的外汇储备,但如果房地产热潮继续不受控制,这些储备最终也会减少。

北京的政策困境很严峻。房价上涨已经造成负面影响,尤其是那些希望购买自己第一套房的年轻人。这是导致近期结婚率和出生率急剧下降的一个原因。实体商业因​​房产成本高而陷入困境,这促使越来越多的企业转向互联网。另一方面,房价下跌会影响所有以抵押贷款购买房地产的人,无论他们是自住房主、投机者还是企业。当他们的房产价值低于其未偿债务时,他们可能会发现自己陷入困境。

对于「导致」这场危机,中国政府应承担很大一部分责任,但崩盘的规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私人借贷和借钱的动机。当经济看起来过热时,北京实际上在 2020 年 8 月以其信用限制措施来协助空头方。对于许多负债累累的中国最大房地产公司以及数百万个人投资者来说,这些信贷限制是严厉的。一旦价格开始触顶然后下跌,投机需求就会消失。消费者可能需要购买房地产自用,但投机投资者只有在确信价格将继续上涨时才愿意购买。当前的低迷是对空头的胜利,而不是政策失败。

经济低迷不会很快结束,但政府至少可以重新分配损失。由于有待售或部分竣工的公寓,导致价格下跌的情况难以遏制。对空置公寓数量(许多尚未竣工)的合理估计在 5000 万到 1 亿套以上。即使不再建造房屋,利用现有库存也可能需要十年或更长时间。最近,北京试图通过敦促国有银行恢复对开发商失去信用价值时暂停的建设项目的竣工贷款,来保住建筑工人的工作,但这项政策将会增加未售出房屋的供应,加剧价格暴跌。

如果政府决心让价格继续下跌,直到消费者和投机者开始相信它们「足够低」,那么就会找到价格底线,但该底线可能过低,而且销售速度过慢,导致房地产开发商和投资者无法偿还用于建造或购买这些房产的贷款,从而导致许多企业破产。这样一波的破产浪潮将危及中国的金融体系,特别是那些在中国房地产泡沫中过度的非正规「影子银行」。

许多专家在经济崩溃时总是指责政府,但中国经济低迷的真正原因是长期快速增长所累积的脆弱且不可持续的债务。飞得越高,跌得越重。

本文由第三方廠商內容提供者提供。SeaPRwire (https://www.seaprwire.com/)對此不作任何保證或陳述。

分類: 頭條新聞,日常新聞

SeaPRwire為公司和機構提供全球新聞稿發佈,覆蓋超過6,500個媒體庫、86,000名編輯和記者,以及350萬以上終端桌面和手機App。SeaPRwire支持英、日、德、韓、法、俄、印尼、馬來、越南、中文等多種語言新聞稿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