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正式加入北約,結束二次世界大戰後的中立地位

US-SWEDEN-DIPLOMACY-BLINKEN-KRISTERSSON

(SeaPRwire) –   (華盛頓) – 瑞典於本週四正式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結束二次世界大戰後數十年的中立立場,此舉是因應歐洲地區俄羅斯侵略升溫,特別是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瑞典首相烏爾夫·克里斯特森(Ulf Kristersson)和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共同主持儀式,瑞典的「加入文件」正式提交至美國國務院。

「這是瑞典的歷史時刻。對聯盟來說也是歷史性的一刻。對跨大西洋關係也是歷史性的。」布林肯表示。「我們的北約聯盟規模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大。」

克里斯特森在社群媒體貼文表示「我們因此國家更安全」。

之後克里斯特森將於本週四訪問白宮,然後訪問國會。

白宮表示,瑞典作為北約盟友「將使美國及我們的盟友更安全」。

「北約是歷史上最強大的防禦聯盟,保證我們公民安全的重要性,就如同75年前成立時在二次世界大戰廢墟中一樣重要。」白宮聲明表示。

北約秘書長延斯·斯托爾滕貝格描述這是「歷史性的一天」。

「瑞典現在將在北約的圓桌會議上佔有一席之地,對北約政策和決定有同等的發言權。」他在聲明中表示。

瑞典國旗將於本週一在北約布魯塞爾總部外懸掛。斯托爾滕貝格強調,該國「現在享有《北約公約》第5條下的保護,即同盟國最終保證自由和安全的保證。」

北約公約第5條規定,如果任何一個成員國的領土或安全受到威脅,所有成員國都有義務提供援助。該條款只被美國在2001年9月11日事件後啟用過一次,而這也正是瑞典一直尋求的集體安全保證,自從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

「瑞典加入北約將使北約更強大,瑞典更安全,整個聯盟更安全。」斯托爾滕貝格表示。他補充說,這一舉動「表明北約的大門仍然開放,每個國家都有權自行選擇道路。」

與芬蘭一樣,瑞典也放棄了長期以來冷戰時期北歐國家外交的標誌性中立立場,兩國均在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加入北約。

,預計將強調瑞典加入北約證明了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意圖分裂和削弱聯盟的目標因烏克蘭入侵而失敗。此外,民主黨總統預計將利用瑞典加入北約來加強呼籲猶豫不決的共和黨人批准烏克蘭已停滯的軍事援助,因為戰爭已進入第三年。

拜登及其北約夥伴承諾,烏克蘭最終也將加入。

瑞典的成員資格曾因北約成員國土耳其和匈牙利的反對而受阻。土耳其擔心瑞典庇護和不採取足夠行動打擊其視為恐怖組織的庫爾德團體;匈牙利總統維克托·奧爾班表現出親俄情緒,未與聯盟分享支持烏克蘭的決心。

經過數月的延誤,土耳其早前批准瑞典加入,本週匈牙利也作出同樣決定。

___

庫克從布魯塞爾報導。

本文由第三方廠商內容提供者提供。SeaPRwire (https://www.seaprwire.com/)對此不作任何保證或陳述。

分類: 頭條新聞,日常新聞

SeaPRwire為公司和機構提供全球新聞稿發佈,覆蓋超過6,500個媒體庫、86,000名編輯和記者,以及350萬以上終端桌面和手機App。SeaPRwire支持英、日、德、韓、法、俄、印尼、馬來、越南、中文等多種語言新聞稿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