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能打仗才能維持和平」:台灣外交部長談抵抗中國侵略

TAIWAN-POLITICS-DIPLOMACY

(SeaPRwire) –   台灣外交部大樓裡只有13面國旗—代表台灣的13個邦交國。自1990年以來,大樓的清潔工一直在移除更多屬於那些被說服放棄台北並承認北京的國家的國旗,因為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正在發揮其地緣政治影響力,以孤立它認為是其叛逆省份的台灣。

台灣實際上在1949年國民黨軍隊在內戰中潰敗後跨海撤退後,與中國大陸分離。中國共產黨從未統治過台灣—在清朝時期台灣人口稀少,1895年至1945年由日本統治—然而它仍然宣稱這個2300萬人口的島嶼為其主權領土。

中國總統習近平已明確表示要將台灣重新納入懷抱,它以經濟制裁、軍事演習和外交封鎖的方式與其他國家處理。習近平上月在舊金山表示「中國將實現統一,這是不可阻擋的」。

這種壓力並不使台灣外交部長吳釗燮的工作變得容易。但即使下面樓層的國旗在減少,一面新的烏克蘭國旗掛在他辦公室的永久展示,上面有前線士兵的簽名。附近還有維塔利·克里奇科—烏克蘭前世界重量級拳擊冠軍兼基輔市長送給台灣為支持烏克蘭對抗俄羅斯入侵表示感謝的拳擊手套一對。

在接受《時代》雜誌採訪時,吳釗燮解釋了烏克蘭戰爭如何激發民主國家聯合抵制獨裁主義,以及支持台灣面對不斷增加的中國侵略。他表示,隨著台灣即將於下個月舉行,台灣政府一直在努力與各國建立貿易和非正式聯繫,以使任何衝突的成本變得不可承擔。「任何國家,無論其有多大和強大,都無權對另一個國家發起任何侵略行為,無論是在歐洲還是在印度-太平洋地區。」吳釗燮說。

本次採訪經過編輯以保持清晰和簡短。

北京一直在積極拉攏你的邦交國。您如何通過非正式聯繫或其他方法維護台灣在世界上的地位?

中國一直在努力縮小我們的國際空間,包括我們的邦交國和我們參與國際組織。外交部一直在這方面竭盡全力。但與此同時,來自志同道合國家的支持也在增加。

我們與主要民主國家—美國、日本、澳大利亞、英國、加拿大、法國等的關係在過去幾年有了長足進步。我們也在努力培養新的友誼,尤其是中歐國家。這一地區的大多數人仍然記得共產主義統治下的情況,所以當他們看到台灣正承受來自共產主義中國,尤其是軍事壓力時,他們自然傾向於表達支持。

他們也看到台灣的經濟可以與他們的經濟聯繫起來。他們也對台灣訪客或改善與台灣關係的新想法更加開放。所以在過去幾年,我們與中歐國家的關係也有長足進步。我們希望與任何願意成為朋友的國家和民主國家擴大合作與友誼。

中國對台灣和許多其他國家,包括澳大利亞和韓國採取經濟威脅和報復行動,這是否提供機會讓您與這些國家採取某種聯合行動?

聯合行動很難,因為大多數受到中國經濟施壓的國家與台灣沒有外交關係。台灣也不是任何主要經濟或政治組織的成員。但我們很高興看到這個話題得到各國重視;歐盟議會已經通過一項決議譴責經濟施壓。在5月在廣島舉行的G7峰會上,經濟施壓也是一個話題。

我們能做的就是利用我們的經濟實力與個別國家合作。所以當他們受到中國經濟壓力時,我們會討論如何減輕他們的經濟痛苦。在這個地區,中國對的壓力一直是一個重要問題。外交部從第一天開始就沒有停止提供澳洲紅酒。

6月,華盛頓和台北簽署了《美台21世紀貿易倡議》,這是兩國自1979年官方關係斷交以來簽署的第一項貿易協定。這有多重要,並可能對其他國家產生效應嗎?

這非常重要。這是與任何沒有與台灣建交的政府簽署的最全面貿易協議。美國的經濟力量將有利於台灣經濟,這也是許多其他國家希望加強與台灣貿易聯繫的例子。

加拿大剛剛與台灣完成外國投資保護協定談判—這表明加拿大願意與台灣談判以實現更好的經濟聯繫。英國剛宣布與台灣簽署貿易投資框架協定。所以這是非常重要的。我認為美國與台灣就《21世紀貿易倡議》進行談判,鼓勵其他國家效仿,這是一個很重要的里程碑。

烏克蘭入侵一開始,就很明確這對國際社會有教訓,不應該容忍獨裁主義。現在已近兩年,隨著捐助疲乏感上升,國際對烏克蘭的支持也在減弱。對台灣來說,烏克蘭戰爭今天的教訓是什麼?

戰爭一開始,台灣的反應非常強烈。我們譴責俄羅斯,也加入制裁。普通人的反應令人難以置信。他們非常熱情。外交部設立捐款賬戶,一個月內就收到近4000萬美元的捐款。有些人在台灣也想捐贈物資—嬰兒食品、衣服、尿片—一個月內收到600噸物資。

我們意識到,捍衛自己國家的決心,來自普通人是非常重要的。我們也想裝備同樣的決心。第二件事是不對稱戰爭:分散的個人單位—機動性強,靈活性高,裝備個人武器—能夠抵擋大型軍隊。所以我們試圖重組和改革我們的軍隊,使其在不對稱戰爭中更有能力。第三件學到的教訓是國際支持。它不僅來自歐洲,也來自北美和印太地區。所以憑著這一教訓,我們也試圖與各國交流,爭取他們的支持。

反應如何?

結果對主要民主國家來說很好。他們反對任何單方面改變現狀。許多國家也認為,台灣海峽的和平與穩定是全球繁榮和安全的一個問題;全球50%的貨物通過台灣海峽,台灣生產了約90%的。所以,如果台灣受影響,或者供應鏈受影響,其他國家也將受影響。

憑藉這種認識,來自國際組織的支持也在增加。但台灣仍需為國際社會作出貢獻。所以我們仍在幫助烏克蘭,與波蘭、斯洛伐克、捷克、立陶宛等國合作提供人道主義援助或幫助重建過程。我們希望在國際社會中被視為良善力量。

本文由第三方內容提供商提供。SeaPRwire (https://www.seaprwire.com/)對此不作任何保證或陳述。

領域: 頭條新聞,日常新聞

SeaPRwire為公司和機構提供實時新聞稿發佈,覆蓋超過6,500個媒體庫、86,000名編輯和記者,以及90個國家350萬台財經用戶終端。SeaPRwire支持英語、韓語、日語、阿拉伯語、簡體中文、繁體中文、越南語、泰語、印度尼西亞語、馬來語、德語、俄語、法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等多種語言的新聞稿發佈。 

當然,加強台灣的防禦措施也會引起北京的不滿。台灣如何在這種情況下維護國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