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故事:根據歷史學家看法,湯姆·漢克斯和史蒂芬·史匹柏在完成空中英雄後應該拍攝的

Army Engineers

(SeaPRwire) –   即將推出的影集《空中英雄》,將於1月26日在Apple TV+首播,這部影集為湯姆·漢克斯和史蒂芬·史匹柏長期合作,將二次大戰真實歷史故事呈現給美國觀眾劃上句點。此部多集影集聚焦於美國陸軍航空隊「血腥百人組」轟炸小組在納粹德國執行的非凡任務,作為2001年《兄弟連》和2010年《太平洋戰爭》兩部影片的伴隨作品。《兄弟連》講述第101空降師「易公司」士兵從諾曼第登陸區到希特勒的鷹巢撤退的不可思議旅程,《太平洋戰爭》則講述美國海軍陸戰隊第一師在南太平洋各島嶼進行的島嶼跳島作戰。

這些影集以《搶救雷恩大兵》開場場景中的真實戰鬥方式,呈現實際士兵在戰爭中面臨的最殘酷戰鬥和最高傷亡率,提醒觀眾法西斯主義能夠對世界造成的恐怖,以及讓人感嘆這些服役人員如何能夠活著度過這些試煉。

這個三部曲也代表了1980年代和1990年代美國人熱衷於國家主義慶祝美軍在同盟國勝利中作用的一個特殊時期的高潮,不但為老兵表達敬意,也為越戰後尋找一場可以引以為傲的戰爭。

但是,當紀念主要聚焦於前線士兵時,很重要反思一下歷史觀點的缺失。要贏得這場戰爭,不僅需要美軍的戰場英雄主義。事實上,只有大約16%的美軍曾參與地面戰鬥。這些士兵只是矛頭,直到戰爭後期才動員。他們的努力深深依賴於世界其他地方的人和資源。

在美軍開始登陸海灘之前,美軍人員已經遍佈各大陸,鞏固防禦據點,建立交通路線,與盟國合作。超過12萬美軍被派駐到二戰期間的中國(其中沒有戰鬥部隊),另外2萬美軍服役於印度。在高峰期,11.1萬名士兵連同軍事顧問、工程師和其他人員,負責所謂的加勒比海前線,這是運送部隊和貨物的主要通道。數以千計的其他人員負責從巴西到西非、蘇丹和埃及的空運航線。

誰最終被派往哪裡,遠不僅僅是英勇和勇敢的問題——正如黑人士兵的經歷所示,他們被過度代表在種族隔離的勞動營中,並經常被拒絕參與戰鬥角色。富蘭克林·羅斯福總統宣布黑人士兵應該參與戰鬥,但一旦徵兵開始,各地就湧入要求拒絕黑人士兵的呼聲,包括海外盟國。

澳大利亞總理約翰·卡廷以其「白澳政策」為由,勉強允許黑人士兵在北領地和昆士蘭的偏遠地區服役——那些被派遣的士兵被禁止在休假期間前往雪梨。英國官員提出類似要求,盡可能少地將黑人士兵派往英國和加勒比海殖民地。雖然他們仍然抵達,但美軍的種族隔離政策也隨之而來,浪費寶貴的時間、才能和資源。蔣介石證明最成功地阻止黑人士兵進入其領土。到1945年春,不到十名黑人士兵——司機——被允許進入中國,但仍然有命令不得前往昆明以東。

相反,黑人士兵被不成比例地派往美軍最危險和艱苦的駐地:駐守利比里亞羅伯茨機場,這裡患瘧疾很嚴重;建設印度通往中國的雷多公路,這條道路橫跨陡峭未勘測的山區;在高達140度的熱浪下,負責蘇聯和伊朗之間的供應線。

迄今為止,漢克斯-史匹柏影集都避開了有關種族的整體話題。《太平洋戰爭》雖然根據兩名黑人老兵的回憶錄,其中記錄了這一事件,但影集本身並沒有告訴觀眾第一件登陸沖繩島的美軍就揚起了邦聯旗。《空中英雄》在歡迎下加入了一個有關土司吉飛行隊的子劇情。但重要的是要記住,他們服役面臨的困難。

美國戰爭故事也常常誤導人們對非美國人在這場衝突中的貢獻和犧牲,包括同盟國武裝部隊和平民,其中許多人是英國、法國、荷蘭和美國殖民地的殖民地民眾。事實上,平民提供了約6000萬或更多二戰死亡人口的三分之二。

然而,《兄弟連》的諾曼第場景從未揭示美軍只是多國部隊中的一部分——或蘇聯部隊與德意志國防軍的殘酷對抗為他們贏得了時間。同樣,它對該省法國居民在該戰役中遭受的損失——僅在該戰役中就有2萬人喪生——給予很少暗示。房屋和村莊大多數情況下被描述為空置。你只能瞥見幾秒鐘一個小家庭在棚屋中無事的鏡頭。

同樣,《太平洋戰爭》將焦點集中在美國海軍陸戰隊上,忽略了實現向東京推進的各種聯盟和合作需要。它沒有提到巴布亞新幾內亞戰役,在那場戰役中,美國、澳大利亞、荷蘭和原住民人口共同擊退了威脅澳大利亞大陸的日本入侵。它將關島、威克島和菲律賓描述為遙遠的未知之地,而不是美國、英國和荷蘭近半個世紀以殖民地和大英國協統治的地方,1600萬亞洲和太平洋島民生活的地方,其中將有100萬美國公民在這場戰爭中喪生。

好萊塢如何描繪二戰很重要,因為這場衝突仍然佔美國自我敘事的特殊地位,影響公眾對戰爭運作或應該運作的假設。

鑑於21世紀面臨的挑戰——復甦的種族主義、全球民主威脅和需要集體解決的環境危機——我們需要像湯姆·漢克斯和史蒂芬·史匹柏這樣有才華的導演,轉向一種更適應二戰廣闊舞台、美國參與的政治複雜性以及同盟國勝利中國際合作和犧牲重要性的新時代二戰故事敘述。

布魯克·L·布勞爾是波士頓大學歷史學教授。她最近出版的著作是《》(2023年)。

由專業歷史學家編寫和編輯的《通過歷史看世界》帶領讀者走出頭條,深入淺出。本文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時代周刊編輯部觀點。

本文由第三方廠商內容提供者提供。SeaPRwire (https://www.seaprwire.com/)對此不作任何保證或陳述。

分類: 頭條新聞,日常新聞

SeaPRwire為公司和機構提供全球新聞稿發佈,覆蓋超過6,500個媒體庫、86,000名編輯和記者,以及350萬以上終端桌面和手機App。SeaPRwire支持英、日、德、韓、法、俄、印尼、馬來、越南、中文等多種語言新聞稿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