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競爭對互聯網的風險

(SeaPRwire) –   視訊通話、串流服務、社交媒體:在無線時代,它們似乎只是浮在雲端中。我們很容易忘記它們是通過橫跨我們星球海底的纜線傳輸。總長近75萬英里的纜線處理了95%以上的網際網路流量,無論是新聞、SWIFT交易還是政府通訊。纜線是「隱形基礎設施」,正如劍橋大學法學教授兼海洋專家蘇拉比·蘭格納坦承。但美中對立正使這種重要基礎設施面臨風險,目前負責其保護的機構似乎未準備好介入。

亞歐新數據鏈接就是最新的例子。2月,美國公司SubCom以6億美元中標了海底電纜項目,距離華為前子公司HMN Tech3年前中標項目。一個由中國電信、微軟等電信公司組成的全球聯盟選擇了SubCom,儘管中國報價明顯更低。這一舉動是在美國政府對電信公司施加重大壓力後,擔心間諜活動導致不支持HMN Tech,據報美方還以制裁相威脅。然而,如4月報導,HMN Tech現在正開發一條價值5億美元的亞歐海纜,經新加坡和中東通往法國——在這些地方,中方領導的聯盟與國家電信供應商都簽有業務協議。

這不是孤立事件。美國司法部定期干預,阻止中國公司中標或鋪設直接連接美中的海纜。中國則被指控2月初在距大陸更近的台灣馬祖島破壞海底互聯網纜線。一些人認為,這可能是中國在其他地方嘗試類似行動的試驗案例。地緣政治纜線競爭是否可能,正如安全分析人士擔心的那樣,將互聯網基礎設施碎片化?我們是否即將迎來「分裂網」時代?

事情不那麼簡單。數據流從未真正成為「全球性」。

第一條橫跨深海的電纜連接建於1850年代,1866年大英帝國號鋪設了第一條可靠的跨大西洋電纜。與其說帶來世界和平或「全球村」,電報更多地連接了帝國的外圍據點。在後續幾十年中,深海電纜的蓬勃發展促進了歐洲帝國主義的發展。當時人們稱它們為「大英帝國的神經系統」。橡膠樹膠是用於絕緣海底電纜的重要原料,它被從馬來西亞等殖民地提取的膠樹汁液提煉而成。

為了解決技術問題,1865年政府代表成立了國際電報聯盟(ITU),這是世界上最早的國際組織之一。ITU隨後採納了摩爾斯電碼、費率和會計規則的通用標準。其他措施也被採取保護海底電纜;1884年,30個政府的代表在巴黎召開會議,通過《海底電纜保護公約》。然而,這些監管舉措未能去政治化電信。電報線路仍然極具爭議性,政府無法就戰時破壞達成保護協議。

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UNCLOS)補充了ITU,保護公司在國際水域「鋪設海底電纜和管道的自由」。然而,美國從未簽署該公約,美中兩國也有自身條款與UNCLOS相矛盾。例如,UNCLOS保護公司在一國專屬經濟區(EEZ)內鋪設和維護電纜的權利,除非此舉干擾該國其他權利。因此,中國很希望美國批准公約,以便在美國海域受到少量地緣政治干預的情況下運營。

時至今日,ITU作為聯合國機構,仍負責全球監督數據纜線這條「電子動脈」。雖然ITU制定海纜的技術標準,但重大決定仍在國家首都和企業論壇的閉門會議中作出。

多方參與者——政府、私營企業、行業論壇——使ITU的協調和議程設定能力更加複雜。海纜的混亂和不清楚的所有權結構也同樣如此,它們通常由多家公司組成的聯盟建設、擁有和運營,且橫跨國內和國際水域,帶來司法管轄權問題。

然而,ITU和UNCLOS在缺乏有力監管環境下促進在公海鋪設海纜的規定,正鼓勵今年早些時候在世界海纜上看到的美中鬥爭。這不僅使實際的互聯網訪問面臨風險,也在南海等地緣政治重要位置上加劇衝突。

今年3月,美國國會通過《海底纜線和海洋安全法案》,將「美國在海底纜線能力上的優勢」與「中國的經濟和軍事影響力」置於對立面。這種措辭是不必要的挑釁,再次提醒我們,我們仍遠離基於合作和獨立監管的全球數據網絡。

ITU的使命呼籲為每個人提供平等的互聯網訪問權。在各種服務和通訊都依賴它的世界,這確實是一個值得稱道的目標。但纜線運營商和政府的行動表明,支撐世界數據網絡基礎設施的實際情況可能相反,這可能最終危及這一目標。

ITU必須進行調整,可能需要採取更強硬的角色。這將包括不回避對海纜明確規定的制定,並積極懲戒公司或其後盾國家的行為。但是否能夠這樣做仍是一大問題。

本文由第三方內容提供商提供。SeaPRwire (https://www.seaprwire.com/)對此不作任何保證或陳述。

領域: 頭條新聞,日常新聞

SeaPRwire 為全球客戶提供多語種新聞稿發佈服務 (Asia: Japan, Korea, Australia, Arab; Greater China: Hong Kong, Taiwan, PRC China; Southeast Asia: Singapore, Vietnam, Thailand, Malaysia, Indonesia, Philippines; Europe: Germany, France, Spain, Italy, Russia, UK; America: US, Canada, Mexico, Braz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