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感染COVID-19是否危險?

Close-up of a hand holding a positive antigen test for COVID-19.

(SeaPRwire) –   目前感染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的風險已大幅降低,但不少人不只感染一次,有些人感染兩次、三次甚至更多次。大多數重複感染的症狀不如首次那麼嚴重,使人對多次感染COVID-19產生鬆懈。

但是,重複感染並不無害。隨著案例持續增加和更具傳染性,傳染病專家警告,重複感染可能會對身體產生累積性的長期影響。

「有一些早期證據開始顯示,如果您曾感染過COVID-19,感染後和重複感染後都可能出現各種問題。」北西北大學費因伯格醫學院傳染病學教授羅伯特·墨菲表示:「我們才剛開始了解它們。」

長COVID風險更高

華盛頓大學醫學院助理教授齊亞德·阿拉伊表示:長期症狀可能持續感染後數月或數年。「重複感染仍然很嚴重。」

在2022年的一項研究中,他發現感染COVID-19兩次或以上的人,短期和長期健康問題(如心肺和腦部問題)的發生率高於只感染一次的人。

但為什麼會如此?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傳染病學系主任戴維·史密斯醫生表示,某些特徵,如年齡大,可能使人在重複感染後更易出現併發症。「年紀越大,面對病毒(特別是SARS-CoV-2)的後果越嚴重。每次重複感染COVID-19,基於年齡因素,感染可能變得更嚴重。」

未必知曉的潛在健康問題,如前期糖尿病或炎症水平升高,也可能使每次感染後的風險更高。「對於胰腺和內分泌系統已經處於糖尿病邊緣的人來說,COVID-19可能對胰腺和內分泌系統造成的損傷足以改變情況,」史密斯表示。同樣,感染前就已有高炎症水平,可能增加感染後心臟事件如中風或心臟病的風險。

無論健康狀況如何,每次COVID-19感染都可能增加血栓形成的風險,血栓可能流入腦部或肺部。這就是史密斯認為任何合格人士都應使用抗病毒藥物如Paxlovid,因為快速控制病毒可以減少感染對身體可能產生的任何長期或持續影響。

COVID-19可能改變免疫反應

目前,許多人認為COVID-19相對無害。但是,即使您已從輕症中康復,下次可能不一定也會如此順利。史密斯表示:「去年您可能處理得很好,但今年不一定也會如此。」

阿拉伊表示:「公眾對感染後的理解有誤導,認為發燒、咳嗽、乏力和疲勞等急性症狀會在幾天或一周內康復,然後就會恢復正常,但事實並非如此。」研究顯示有些人感染後兩年仍出現風險增加。

他在研究中也發現了這一點。多次感染的人在感染後6個月內住院的機率比只感染一次的人高三倍,並更易出現凝血、消化系統紊亂、腎臟和心理健康問題。隨著感染次數增加,風險似乎也在增加。

理解為什麼SARS-CoV-2會長期影響人體仍是一個挑戰。傳統上,當免疫系統首次遇到新病原體如病毒時,會產生新的防禦機制並記住病原體,以便下次更快作出反應。這確實也適用於SARS-CoV-2——這就是為什麼疫苗有效,重複感染通常會引起症狀更輕的原因。

但是,也有證據顯示對一些人來說,首次感染COVID-19可能會損害免疫反應,使身體下次再遇到病毒時反應效率更低。這可能會使器官和身體系統(如心肺)在感染後數月更易受損,隨後的感染也同樣如此。阿拉伊表示:「首次感染可能改變免疫系統的兩種作用力之間的平衡,可能解釋部分人長期出現症狀。」

數據也繼續顯示,即使已接種疫苗的人也可能感染長COVID,雖然風險可能較低——因為隨著時間推移,疫苗和感染提供的保護也會減弱。疫苗因此是強而有力但非絕對的防護。

預防重複感染

史密斯表示:「每次受感染都會影響您的身體,所以我們應該儘量減少感染次數。」雖然說起來容易,但經過三年,人們已對戴口罩、避免擁擠公共場所等防護措施感到厭倦。阿拉伊表示:「我們在公共衛生方面已失敗;公眾已不再支持嚴格的公共衛生措施。」

這意味著需要提供其他策略,包括能保護多種變種病毒的通用疫苗,以及可以在鼻腔(SARS-CoV-2一般進入的地方)部署的抗體,目前研究人員正在測試這些新一代疫苗。阿拉伊表示:「好消息是這些技術確實存在,但需要加快研發並儘快推出,以保護公眾。」

與此同時,史密斯表示,人們需要明白仍需採取一切措施避免感染COVID-19,包括保持接種最新疫苗,在感染率高的情況下,在擁擠的公共場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內戴口罩等基本預防措施。

阿拉伊表示:「我希望我們生活在重複感染不重要的世界,但現實並非如此。」

本文由第三方廠商內容提供者提供。SeaPRwire (https://www.seaprwire.com/)對此不作任何保證或陳述。

分類: 頭條新聞,日常新聞

SeaPRwire為公司和機構提供全球新聞稿發佈,覆蓋超過6,500個媒體庫、86,000名編輯和記者,以及350萬以上終端桌面和手機App。SeaPRwire支持英、日、德、韓、法、俄、印尼、馬來、越南、中文等多種語言新聞稿發佈。